本文为悼念金庸征文参赛文章。欢迎各位踊跃参赛:
投稿尚未截止,评奖开始之前都可投,要投稿的同学们请抓紧。
《天龙八部》又双叒叕被翻拍了——结果再度是声响、骂声、拍砖声一片。对这些常规戏码我没什么兴趣,只是成为资深天龙迷,想借楼聊聊天龙。
敢拍天龙的演员,勇气是可嘉的。金庸十四部,天龙故事最难讲。也是出于对天龙的钟爱,只要翻拍,我都会看,而且通常只找优点。越是差评,我越有兴趣找亮点,这种情绪很像金庸/萧峰对待阿紫——恨是恨,但仍然是护着的。21版优点不多,但也不是全无。然而最近要谈的,是“天龙为什么难拍”。
天龙八部很难拍好,这是由这部名著的内在特质决定。关于结构多线、人物复杂等等都被你们说腻了,今天仅就故事性来谈一谈很少有人说到的特点。
这个过程中会把射雕三部曲拿来作对比。一般公认天龙的艺术创造超过三部曲,但艺术性强不代表好拍。好比四大名著,最难拍的是红楼梦。即便经典的央视老版,实则只是槽点满满。
升级打怪模式非常好写
说回到天龙八部的特点:
人物出场即满级,有前情、无提要。
射雕三部曲,都是在写成长故事。从主人公的出世背景到一步步成长为大侠,如何一路走来,不漏半点细节。三位男主人公,我们是“看着她们长大”的,甚至她们还没出生,我们都尚未跟随作者把它们的背景调查知道了——比它们自己都知道。
郭靖:从郭啸天杨铁心写起。
杨过:显然我们比他更认识他的父亲、妈妈、祖辈掌故。
张无忌:从张翠山殷素素写起。对于太师父张真人,我们也比张无忌更认识。最能表现其故事性的是黄衫女这个人物:
黄衫女孩微微一笑天龙八部变态版,说道:“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右手一招,带了随来的八名女孩,飘然而去。
……张无忌随手翻阅《九阴真经》…又道:“那位身穿黄衫的杨姐姐,武功与周女孩本来是一条路子,然而招数正大光明,醇正之极,似乎便只是从这《九阴真经》中而来。”
赵敏道:“她说‘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这四句话是哪个意思?”张无忌摇头道:“日后咱们见到太师父,请教他父亲家,或许能知道其中原因。”
是的,两位主角只能感觉神女从天而降,但成为观众,即便她的阵仗搞得再大一点,我们都不会认为有多神秘——因为我们太熟悉“神雕侠侣”了。
这是金庸的情怀吗?有可能。毕竟时间流逝了100多年,曾经的侠之大者被后辈仰止一下无可厚非。但更多是三部曲的写法使然——故事有头有尾,人物有始有终。
从天龙开始,金庸的长篇彻底换了写法,把成长系反着来了。“出场即满级”,结果死的死、散的散。
所谓“出场即满级”,即所有的历程故事隐藏在每个主人公的血肉之躯和另类个性里(笑傲江湖也是这个写法,升级打怪不是重点)。不是没有成长故事,而是隐去了。
这些新奇的写法并且对三部曲熟稔无比的读者有些不适应,如果还延续三部曲的读法,就无法捕捉到它们的个性来源、行为出处。
“出场自带故事”写出来见功力
什么是“隐藏了前情”呢?而且第一主人公萧峰:
乔峰道:“……想当初汪帮主为蒙古国五大高手伏击生擒,囚于祈连山黑风洞中,威逼我明教向蒙古打败。汪帮主身材矮胖,宋长老与之有三分相似,便乔装汪帮主的样貌,甘愿代死,使汪帮主得以脱险……说着拔起第二柄法刀,轻轻一挥,割断宋长老腕间的牛筋,跟着回手将法刀刺入了自己肩头。
宋长老大声道:“帮主,是你从祁连山黑风洞中救我回去的,你怎不说?我万万不该叛你!”……
只听智光续道:“汪帮主初时对你还非常小心,但之后见你学武进境既快,为人慷慨豪侠,待人宽厚,对他和蔼尊崇,行事又处处合他心意,渐渐真心地偏爱了你。再之后你立功愈多,威名越大,丐帮上上下下一同归心,便是帮外之人,也知丐帮将来的教主非你莫属。但汪帮主始终拿不定主意,便因为你是契丹人之故,他试你三大问题,你一一办到,但仍要到你立了七大功劳之后,他才以打狗棒相授。那一年泰山大会,你连创丐帮强敌九人,使丐帮威震天下,那时他更无犹豫的余地,方立你为丐帮帮主。以老衲所知,丐帮数百年来,从无第二个帮主之位,如你这么得来艰难。”
就这几句话,可以再写半部射雕英雄传下来。如果再加上这句:
慕容复年岁渐长,形貌俊雅,学武有成,亦在江湖上闯出一番名头,“南慕容”遂与“北乔峰”并称中原武林两大高手。
够写一整部了。“北乔峰,南慕容”如何闯荡江湖年少成名,故事的精彩异常比后来来的“东邪西狂南帝北侠”应不遑多让。有人说这三人少年成名不假,可她们的生涯没有女性,凑不成好故事。谁告诉你没有男人的呢?不能由于到天龙八部才定情就觉得它们十几年的江湖生涯就没有女性爱慕,事实上这也太不符合常情常理,你当江湖上的女流英侠都眼瞎吗?
但金庸就是不写。这些独白已经提到极致,现在,他要换一种。以天龙八部命名,本意就带着“出场即满级”的意味,满级的不单是萧峰,还有段誉、王语嫣、慕容复、阿朱、阿紫等各种主要人物,以及马太太、童姥、萧远山等次要人等。
只其实满级的并非它们的武功,而是故事与历程,以及各种各样的技能点。这就是为什么天龙人物的特异独行堪称金著之最——非人的世界。
比如阿朱,金庸全集最强易容术。人说她墨守技艺,终致死于斯,又说她的易容术没有一次真正成功过。那是不清楚她当时成功过多少次,否则哪个人会对自己错漏百出的技艺一用再用?
成为慕容复的心腹之一,阿朱参与慕容集团的江湖事宜及复国之业,知晓核心机密,在慕容复崛起的五年间,她必须卷入不计其数的处理过程,易容术自然起过巨大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她敢独自远赴少林盗书。如果不是乔峰横插一杠,她终于顺利盗出易筋经助力慕容复,至于后续事件会有很大,游坦之仅供参考。
如果忽略这种隐藏的前情故事,会误认为阿朱是个局外的“小丫鬟”,她进出少林盗经的剧情就变得沉闷怪异,好像只是是为遇到乔峰、聚贤庄大战做推动而已,甚至都未能理解何以她在慕容家这样有地位,既有独立的庄园,又有下人服侍。
虽然中原武林以“南慕容北乔峰”为首,这三人是武林风暴的发动机,而阿朱自始至终都未离开过旋涡的中心,这才是她终受牵连身死其中的内部条件。
再例如王语嫣。从来不是傻白甜。我一直觉得王语嫣的智商不在黄蓉之下。她没有黄蓉的机变,但学习力、分析力和变革力都是顶级的。
书上虽没有明写王语嫣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她无法纯据书本知识活学活用能够临机制敌,这比过目不忘更了不起。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通过读书指导出游泳冠军一样不可思议。
此处有金庸的夸张,但她在平日的读书中也必定被前辈指点过。王太太武功平平,但成为李秋水之后因为见多识广;燕子坞这边的高手也必定常和她讨论,她痴恋表哥总还有理由,“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王语嫣足不出户却了解天下武功掌故,读遍金庸也唯此两人而已。这个满级技能点的修炼,当然会包括许多往事,但作者并不想写,作者现在就是要前情留白,不谈往事。
又例如段誉。这位小公主常被书中人嘲笑为书呆子。于是观众真以为他就是个江湖小白——古典哲学中常见的酸秀才形象。
段誉在天龙中才首次出走江湖吗?不得而知。故事从此处开始,会容易让人觉得就是首次。不管是不是首次,对于人情世故,他仍然只是小白。
他不懂武功,但生长在武林世家,没吃过肉类也见到猪跑,单看看花匠种花,就能对茉莉极品如数家珍,武功和江湖上的事情,他没经历过也据说过。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才是王子的高级修养。否则如何能和萧峰结拜呢?
段誉道:“说来感慨,小弟是为人所擒而至。”便将怎样被鸠摩智所擒,如何遇到慕容复的两名丫鬟等情极简单地说了。虽是长话短说,却也并无隐瞒,对自己种种倒霉的丑事,也不文饰遮掩。乔峰听后,又惊又喜,说道:“段兄,你这人非常善良,我生平从所未遇,你我一见如故,咱俩结为金兰姐妹如何?”段誉喜道:“小弟求之不得。”
“剧饮千杯男儿事”天龙八部变态版,天龙最重要也最热血的剧情之一。然而金庸在此处又虚晃一枪,三言两语,结拜了。读者也有点懵,为啥呀?这里隐去的,正是乔峰闯荡江湖十几年的识人故事,以及段誉身为公主二十年和武林世家的熏养。
不要忘了,段誉真的全无隐瞒吗?他的身份就对乔峰隐瞒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清清楚楚,从来都不是小白。至于诗书琴棋,金庸在他身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写着,但也已知他的段位基本都处上乘,例如围棋。
然而,这个整本书都在追女孩的富贵闲人,其实只是满级。他的世家贵族修养,是满级的。遍寻金著,能找到第二个算你赢。
然而,萧峰的武艺,慕容复的名声,阿紫的邪毒,段正淳的浪荡,段誉的修养,虚竹的天资等等,这些都是“出场即满级”,金庸显然不想再一笔一划写它们长大,而是隐去往事,直奔“神仙/鬼怪打架”的主题。
写都难写更何况拍
天龙八部,天生是神,是怪,是精灵。于是,带来的难度是即使只是以出场时的她们解读它们,要么无法理解,比如阿紫,认为她天生变态;要么落入“成长故事”的流俗,有着不正确的期望,比如王语嫣,如果王语嫣声援段公子大败天下英雄,转身牵手归隐,留下江湖传说,就符合套路了。但此处是天龙八部,出场已经满级,再更新又有何用?
然而,天龙八部的人设逻辑完全是反套路的。如果是阅读原著,还可以字斟句酌的斟酌脑补,但对于电视剧来讲,一部到处是满级神怪的剧是不好拍的,毕竟又不是修仙、聊斋,总要说知道,有现实根据。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马太太。马夫人由于萧峰少看一眼就搅的风云变色,这个极为“非人”的人物并且各版天龙八部处理时都绞尽脑汁。
97版最偏爱讲故事,顺手给马夫人来了个小传;03版自夸尊重原著不能打脸,结果直接处理成了潘金莲,金庸不太满意,大概觉得这是偷懒;13版小心翼翼吸收了97马夫人“因爱生恨”的脑补,还知道去除过度发挥的个别;最新版,没全看,只看了她临死前对萧峰讲的话,仅就这几句话,似乎是最忠于原著——是的,马夫人就是由于在人群中被少看一眼而已,没有重重纠葛,更没有因爱生恨。
这个人物的性格过往,在原著中可以认真研究,但到了电视剧,无法给更多镜头(97版除外,为了讲故事即将不惜一切损失)于是处理上去是有难度的,容易令人看不懂。
整个天龙都是那么。满级人设,有前情,无提要,想讲故事靠脑补(97版),但独白讲顺了,人物跑偏了(而是97版。这里不引战,各持己见好了)。想尊重原著,主要看优雅,人物是贴近了,故事散乱不畅(03版),没看过原著的朋友单看电视剧不清楚理解起情节会不会有困难。
然而,天龙不好拍,这是原著的内在特质决定的,作为知名天龙迷,也是顺带分析一下原著。
需要一个特征,就是结局“死的死,散的散”。既然是神仙/鬼怪打架,武功不能再是重点。“每个人都输给了自己”,命运才是真正的关切。作为一部悬疑剧,这也导致天龙不太好拍。这跟天龙的主旨有关。咱们以后有空再聊。
欢迎参与征文竞赛!奖金多多!
欢迎关注文史宴